• +86(597) 6816176

  • 08:00 - 18:00

时间: 2025-06-23

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解读


来源:ld体育app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6-23 17:49:25

 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化的经济深层次地融合,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。纺织工业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、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优势产业,在美化人民生活、服务经济发展、实现共同富裕、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。当前,纺织工业正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、绿色低碳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,传统生产模式存在效率低、能耗高、协同弱等结构性矛盾,亟需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产业生态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系列决策部署,主动适应和引领纺织工业数字化变革浪潮,系统谋划技术攻关、模式创新、生态构建路径,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,全方面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国际竞争力,制定《实施方案》。

  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,以融合发展为牵引,强化软硬协同,建立纺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先进机制,推动产业的数字化、网络化和智能化,实现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。到2027年,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能力逐步提升,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,有力推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过70%,打造15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、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、3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集群/园区,培育推广200个以上示范作用强、易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。到2030年,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工业数字化改造取得很明显的成效,逐步推动企业生产方式、经营模式、组织形式变革和创新,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。

  《实施方案》围绕培育壮大多样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,推动纺织工业从单一制造向“制造+服务”转型,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,拓展行业增长空间,为消费升级注入新活力。提出实施“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行动”,聚焦以下具体任务: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。支持企业借助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获取客户的真实需求,推广协同设计、云设计等方式,实现量身定做。构建服装服饰产品图案、民族特色专属纹样、素材、版型等数据库。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应对快节奏市场变化。推动生产线柔性升级改造,发展大数据驱动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模式,支持细分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共享车间/工厂。拓展服务化延伸模式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。从单纯出售产品转向“产品+服务”,支持企业构建用户画像和需求预测模型,开发3D数字化虚拟展演平台,丰富产品体验方式和宣传渠道。强化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实现供应链高效协同。构建全流程数字化ECO,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管理体系,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。

  五、《实施方案》怎么样引导纺织工业实现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发展?

  为推动纺织工业从传统制造向高的附加价值、可持续、开放协同的方向迈进,全方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。《实施方案》提出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”,聚焦以下具体任务:推动材料与产品高端化跃升。通过工艺流程的数字化改造,提高高性能纤维生产与应用水平,推动智能可穿戴产品发展。加快纺织制造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。提升企业数字化集成应用水平,推进智能产线/车间/工厂建设。实施纺织服装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进园区,引导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发生产制造智能化应用。加速纺织全产业链的绿色化转型。提升清洁能源占比与资源循环水平,加强数字化能碳管控,实现产品碳足迹全生命周期管理。深化纺织行业与多领域的融合化发展。构建纺织行业大模型,推动“数据+模型”深度分析和业务资源协同。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“微改造”,加强“数字育种”技术的交流对接。增进与服务行业的数据交换,加强数据资产管理,建立数字化转型培训和人才教育培训机制。

  《实施方案》围绕夯实支撑基础,构建多层次、全方位的技术和服务保障体系,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,确保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。以标准引领数字化成果的深化应用。建立涵盖参考架构、成熟度、服务商能力分级分类等系列标准。建立关键领域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架构。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制定并推动应用行业数字化转型有关标准,开展技术标准国际合作。以质量管理数字化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。开展《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估规范》贯标,提升质量重点环节数字化集成应用。鼓励建设行业新材料等中试平台,开发纺织专用传感器、智能检测装备、质量控制与执行系统。以标杆示范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。创建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集群/园区,培育标杆企业。编制工业互联网与纺织行业融合应用指南,遴选并推广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案例。以创新载体推动区域和行业均衡发展。重点支持中西部数字化转型创新载体建设,建设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,建立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“档案”。以专业化服务队伍保障数字化转型落地。聚焦关键环节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,制定服务商分类分级评价规范,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标体系。

  《实施方案》聚焦纺织工业流程复杂、工艺参数多、人工依赖度高、供应链协同难度大等特点,提出了具有针对性、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六大关键场景改造路径,形成了“一场景一策略”的差异化解决方案体系。工艺设计聚焦构建知识库、智能配色系统,实现染化料自动配送与工艺参数动态优化。印染车间智能排产通过系统联动,结合动态排程算法提升小批量订单响应能力。物料精准配送依托吊挂传输和AGV协同,打通裁剪、缝制、制衣、仓储全流程,实现“不落地生产”。服装个性设计借助AI趋势预测与3D虚拟试衣加速个性化设计迭代。产品质量追溯通过构建质量大模型,应用机器视觉与知识图谱等实现坯布瑕疵智能分级与质量追溯。供应链协同管理基于云端平台贯通上下游数据,实现订单、库存、物流实时共享与智能调度。通过场景化技术融合,为纺织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用的技术路径与实施范式。

  通过机制优化、资源整合、生态构建与人才赋能的系统性保障,为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撑。完善工作机制,形成多方参与、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,统筹协调重大问题、重点工作、重要事项。强化政策引导,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,优化政务服务,提供政策、技术、人才等支持。加大金融支持,利用产融合作平台对接融资需求,鼓励信贷和担保支持,推进企业上市、发行债券融资。促进交流合作,加强政企协合作,推动产业链对接,深化“一带一路”数字化国际合作。深化研究评价,加强数字化转型水平监测,发布转型发展指数,开展区域评价,提供规划和技术服务。加强人才教育培训,编写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教材、课程,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育,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